034 地铁惊魂(1/ 2)
早些年间,互联网已经开始在国内城市家庭慢慢普及。胡易接触网络比较早,上高中时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在网上泡一会儿,不但很快习惯了与朋友们用电子邮件联络,还在OICQ上结识了不少网友。这也促使他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以至于曾经萌生过高中毕业后去科技市场卖电脑配件的想法。
但是在家里毕竟有诸多不便,而且早期拨号上网还会占用家里的电话线路,每次在电脑上泡的时间稍长,父母便不厌其烦的频频过来唠叨,让胡易十分不爽。来到莫斯科后,本以为可以无拘无束的放飞自我了,没想到在这里上网更困难。
俄罗斯互联网普及率并不理想,他们居住的玛季宿舍1号楼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前夕为了满足接待能力赶工建设的,绝大多数楼层当时没有条件接入网络,据闫志文说只能使用红外上网和卫星联网等贵族方式,费用高的令人发指,是普通学生无法承担的。
学校主楼有一间小网吧,不过网速低、收费高、机器少、限制多,又常常被联机打CS的学生们占据着,十分喧闹。所以当时大家上网一般会坐地铁去市中心的列宁图书馆。
列宁图书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图书馆之一,毗邻克里姆林宫和阿尔巴特大街,足足占据了莫斯科市中心一整片街区,各类藏书据说多达数千万册。整个建筑群落外观造型肃穆典雅,内部空间宽广高大,自内而外散发着“知识就是力量”带来的强烈冲击感。
胡易很喜欢这个地方,虽然他从没借阅过任何一本书籍,但每次来到这里都会自然而然被带入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。更重要的是图书馆中专门开辟了一大片网络区域,以方便人们上网查阅各种资料,而学生可以凭证件在这里享受相对较低廉的上网费用,所以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来一次。
今天下午没有课,胡易从学校出来,没顾上吃饭便一个人坐地铁跑到列宁图书馆。距离上次来这里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,他满心期待的打开网页,输入天空软件站地址,点击下载QQ安装程序,然后登录电子邮箱,仔细阅读朋友们发来的邮件,再用拼音耐心回复——当时的俄语版Windows操作系统不支持中文,即便费劲扒拉的安装汉字输入法,写出来的也往往都是乱码。
邮件一一回复完毕,QQ刚好下载成功。双击安装,登录,面板上的头像开始一起跳动。胡易挨个读取网友们的留言,与在线的人聊上几句,顺便浏览一下新闻网站,一个小时的上网时间便过去了。
将椅子搬回原位,轻手轻脚走出图书馆,已经快三点了。天色阴沉沉的,胡易伸了个懒腰,感觉肚子有些瘪,便匆匆走向地铁站,一路上津津有味的回忆着今天收到的邮件。
父亲刚刚注册了一个电子信箱,第一封邮件便发给了他,信中告知他家里一切都好,还附上了几张春节时拍的全家福照片扫描件,照片上一家人围坐在爷爷奶奶身边,其乐融融,开怀的笑容让他感到温馨而又踏实。
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们高考后各奔东西,有的在北京,有的在河南,有的在陕西,邮件里提到他们在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活和新鲜见闻,让胡易心生向往而又微觉落寞。
高中同学东子没考上大学,留在家乡上了一所民办院校,他写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炫耀自己新摸索出的足球游戏技巧,热切盼望着胡易回国与他一较高下。
“这小子,就知道吹牛逼,等我回去收拾他。”胡易脸上露出微笑,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地铁站。一辆列车正好停在站台边,他赶忙紧走几步,没有像往常一样事先观察一番便跟在别人身后踏进了车厢。
车厢里人很多,胡易站在门边只顾低头畅想回国后如何在游戏中痛快收拾东子,待车门关闭,列车缓缓开动,忽听面前有人用俄语问:“嘿,你去哪儿啊?”
“啊?”胡易顺嘴搭腔,心中稍觉蹊跷:坐了这么多次地铁,从未遇到俄罗斯人在车上跟自己搭讪。随即他抬起头定睛一看,只见问话那人与自己身材年纪相仿,黑皮衣黑皮裤,头顶光秃秃的只留一层青皮,正歪着嘴角对自己狞笑。
二人四目相对,胡易眨了眨眼,再看他旁边几人,虽然衣着略有差异,但脑袋大都是光的。
光头党?胡易倒吸一口凉气,脑子还没转明白,左肋下已经重重挨了一拳,紧接着后面又有人在他小腿上踢了一脚。
“滚你妈…”胡易惊怒交加,刚要转身,余光看到面前那光头挥拳向自己打来。他身子疾向后缩,虽然没能躲过这一拳,但总算卸去了对方大部分劲力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